1930年前,大觀園場地還是一片荒地。這片地屬于北洋軍閥靳云鶚,1930年,靳云鄂派楊既清由天津來到濟南,準備開發這片土地,建大型娛樂場所--大觀園。此時,曾做過糧棧生意的商人張儀亭認為這是很好的商機,便從靳云鄂手中租下了這塊面積達45畝的土地,籌建大觀園。
咨詢熱線:0531-88259135
聯系我們1930年前,大觀園場地還是一片荒地。這片地屬于北洋軍閥靳云鶚,1930年,靳云鄂派楊既清由天津來到濟南,準備開發這片土地,建大型娛樂場所--大觀園。此時,曾做過糧棧生意的商人張儀亭認為這是很好的商機,便從靳云鄂手中租下了這塊面積達45畝的土地,籌建大觀園。
1931年9月大觀園正式開業。分南北兩段,內外兩個市場,外市場修建諸如酒館、布店、雜貨、糖果糕點等各類鋪房;內市場則修建四大影劇院,正面開設妓院,中心建大型花園,花園上空架設天橋。從商場北門進園,可登天橋仰觀全場四周景色,俯察花園鋪店全貌, 這是當年修建大觀園的最初設想。大觀園開業之初,以有錢人為服務對象。這種經營模式并不成功,經停業整頓后,1932年初重新開業時,著重發展由特色小吃、露天雜耍和百貨經營等組成的北區,面向平民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效果。
鼎盛時期的大觀園外市場有綢布、百貨、鞋帽、圖書、飯館、照相、理發、鑲牙等大小商店200余家,加上各種攤販共計有400多家。此外,打拳賣藝的、拆字算卦的、說書唱戲的,各據一方,招徠主顧,形成一派熱鬧景象。而內市場則主要由三大劇院構成,成為全市最重要的娛樂場所之一。其中第一劇場(即后來的大眾劇場)以演京劇為主;共和廳說書場以歌曲、相聲、曲藝和京劇清唱節目為主;第二劇場(現在的大觀電影院)以放映電影為主;第三劇場以魔術、雜技、小型歌舞表演為主。
1943年創辦的晨光茶社,更是提高了大觀園的"文化味"。 晨光茶社,由此成了濟南"曲山藝海"美名的一個標志。繁榮的商業與濃郁的"文化味",使大觀園成了濟南一個遠近聞名的品牌。
蛻變后的大觀園以新變化、新形象贏得人們的關注與青睞。目前,大觀園又把恢復共和廳書場、武術摔跤場等傳統項目提上了日程。南區的兩座營業樓和街道也將進行仿古式裝修,使之與北區的建筑風格相吻合。還將通過實施"西進南拓",營造一個大商業圈。目前,大觀園還將朝著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大步邁進,從而逐漸形成"觀趵突泉、游大明湖、登千佛山、逛大觀園"的旅游新格局。
弘揚大觀文化,把大觀園賦予傳統,在傳統中得以提升和發展,大觀園這個老字號終于在現代化商業環境下日漸突出重圍,其商業文化亦成為濟南新興商業文化的重要象征。
蛻變后的大觀園以新變化、新形象贏得人們的關注與青睞。目前,大觀園又把恢復共和廳書場、武術摔跤場等傳統項目提上了日程。南區的兩座營業樓和街道也將進行仿古式裝修,使之與北區的建筑風格相吻合。還將通過實施"西進南拓",營造一個大商業圈。目前,大觀園還將朝著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大步邁進,從而逐漸形成"觀趵突泉、游大明湖、登千佛山、逛大觀園"的旅游新格局。 大觀園商場擁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而由于園區的商業運營機制沒能及時跟上社會發展步伐,近十幾年來商場園區內整體經營蕭條。經凱瑞對該區域的重新整治,經營面貌煥然一新,成為該商圈內難得的一處亮點并得到各方好評。該部分商鋪以及鄰近商鋪在凱瑞集團接手進行整體運營后租金上漲了80%,出租率長期保持在90%左右,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